3月22日至3月31日,我院23级环境设计专业开展华东考察设计实践,本次考察由李丹、侯丽平、姚琳虹三位老师带队,以南昌、景德镇、武汉、岳阳、长沙为核心。
本次考察涉及三大名楼即位于南昌的滕王阁、武汉的黄鹤楼、以及岳阳的岳阳楼。滕王阁、岳阳楼和黄鹤楼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脍炙人口的诗文而蜚声中外,通过对滕王阁的考察使学生了解“明三暗七”的建筑风格,了解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而黄鹤楼则是让学生对五层飞檐,攒尖楼顶的清代建筑形式更为理解;对于始建于东汉末年,现存建筑沿袭了清光绪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的岳阳楼的参观,使学生真切感受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的建筑特色,感受岳阳楼空间设计中的布局美,装饰美,功能美,意境美;三大名楼均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建筑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除了三大名楼本次考察还涉及到江西省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展陈空间,通过对当代博物馆的考察使学生更为具象的理解展览展示空间中功能区域如何划分,展品如何展示,展示空间如何与观者互动等设计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博物院内藏品展现了多元的艺术设计价值,比如曾侯乙编钟作为镇馆之宝(见图4),其编钟纹饰精美,刻画细腻;越王勾践剑历经千年依旧锋利无比,剑身的纹理更是独特称奇;博物馆中各种陶器,书画更是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社会发展演变的脉络。而馆内的互动体验区,更是利用当下多媒体展示手段,生动形象的呈现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此次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设计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文化与艺术魅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设计创作热情与灵感,为专业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除此之外,此次考察还涉及一些商业空间设计,比如:在保护利用陶瓷工业遗产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改造、活力再造,融传统、时尚、艺术、科技于一体的文化创意街区——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被大家亲切称为“大碗”的当代建筑——昌南里艺术中心,位于武汉市汉口,全长604米的拥有十七处古建筑的黎黄陂路;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老城的东北角,深藏50余栋百年优秀历史文化建筑的昙华林;以及位于长沙的太平老街,潮宗街,丰盈西里等。通过对各品类商业空间的学习考察,使学生对商业空间外部动线以及室内空间动线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更加理解空间中材质、色彩、灯光以及陈设品等如何营造场景化空间,以及生态元素如何在空间中使用。
再者,本次考察以传统建筑与城市更新为脉络,聚焦园林景观营造技艺的时空演进。例如:杏花楼与岳麓书院作为江南园林与书院园林的典型代表,展现出传统景观"起承转合"的空间智慧。杏花楼通过曲径通幽的游廊、框景入画的漏窗、水榭倒影的虚实处理,实现"咫尺山林"的意境营造;岳麓书院轴线序列中的古树、碑亭等则印证了礼制空间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瑶里古镇与长沙老街,揭示了传统聚落景观的生态适应性。陶溪川创意园作为工业遗址改造范本,其景观设计呈现传统基因的现代表达。保留的窑炉烟囱成为空间地标,碎瓷片拼贴的景墙呼应地域文脉。这种"记忆重构"手法启发现代景观设计需兼顾场所精神传承与功能迭代。